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14

【2008 舊文】啊哈! 物理真的很好玩

啊哈! 物理真的很好玩 2008/09/15 【聯合報╱蔡坤憲/逢甲大學光電學系暨物理教學研究中心講師】 學習物理的樂趣,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啊哈!」 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一定會聽過或讀過,牛頓在年輕時因為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打到,而「悟出」萬有引力的故事。此後,每當小朋友問到為什麼東西會往下掉落時,家長或老師們總是能很快地祭出「萬有引力」做為答案。但是,如果遇到一位不死心的小朋友,繼續追問「什麼是萬有引力?」時,大多數的大人應該都會感到詞窮! 感到詞窮,其實不是罪惡。但若身為老師或家長的我們,把「萬有引力」奉為標準答案,甚至拿出「萬有引力」的數學公式,要他閉嘴,或是要求那位滿心問號的小朋友,背下這個答案,然後讓他以為:已經一百分了、懂了,不要再問問題了,這就真的是一個罪惡了。 因為我們可能扼殺了另一位愛因斯坦! 伽利略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所反對的不是亞里斯多德的學說,而是對這個學說的盲目信仰、不加批判。」學習物理學,除了學習目前已知的定律、定義、公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去學習獲得這些知識的思考方式,以及看待事物的「眼光」。 學習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站上「巨人的肩膀」,而不是臣服於巨人的腳下。循著先前科學巨人們的思路,可以大幅擴展我們的思維與視野。但若僅止於此,則無法享受另一層次的樂趣,那就是:猜! 「猜」用物理學家的行話來說叫做「直覺」,比較白話的說法是「思考」(不是記憶!),那是一份受過嚴格訓練之後的思維方式,是讓科學得以日新月異的動力, 是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青出於藍的原因。思考和學習,都是沒有邊界的;也絕對不是考試分數可以提供的。《觀念物理》的作者休伊特就認為學物理應該是很有趣 的,雖然也許要相當用功,但一定是有趣的事。 當我們在讀懂某個道理,或猜出一個新奇現象背後的道理時,心中不自覺浮現的不正是那聲「啊哈」嗎? 這也是牛頓自謙的:因「偶爾拾到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不已的小孩!

成功孕育成功

今天在課堂上發生了一件讓人驚喜的事。 今年,我有一個「相當困難」的班級,困難的原因是班上的學生人數偏多,而且程度落差頗大。 我上課,打從心底,從不會怪罪學生「搗蛋」,學生上課之所以會覺得無聊、分心、講話、滑手機、吃東西、摺紙飛機、離開座位 ... 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聽不懂」而已。 對於當老師我來說,只能一直努力地想辦法搭起師生之間的那座「橋樑」。 * 兩週前,是學校的考試週,所以,上個星期,我花了點時間檢討了一下考卷。想當然,這個困難的班級,自然是考得不好,無奈之餘,我跟學生說:下個星期一(也就是今天)會給大家一個補考的機會。 上週四檢討考卷時,很多時候,還是亂哄哄的,我心裡也沒甚麼底。 沒想到,今天在重考時,有位在同仁眼中是「從來不讀書、行為惡劣」的學生,竟然很快地就把考卷寫好了,我大略一看,應該可以達到「及格」的水準。 在他交卷之後,他走回他的座位,又跟他那群「難兄難弟」一起「打混摸魚」。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我走到他們霸佔的那張桌子,我說:某某剛剛的考卷已經「及格」了,可是你、你、你(我指著他們每個人的鼻子說)都還是「不及格」! 接著我又說:某某,如果你可以幫他們每個人都「及格 Achieve」,我就給你「佳作 Merit」;如果他們每個人都「佳作 Merit」,我就給你「優等 Excellent」。 沒想到,其中某難兄難弟問說:那如果我們全部都「優等 Excellent」呢? 我回答說:那你們就全部都「優等 Excellent」! * 讓我倍感驚喜的是,在此之後,我看到今年以來最優質的「團隊學習」! 這群難兄難弟,出現了讓人難以想像的「認真向學」畫面! 對這群在學業上,還沒有過成就感的同學來說,我猜,「失敗為成功之母」是行不通的。 我希望,在今天課堂上的這個經驗,可以是他們的「一朵小花」,然後,逐漸變得「滿室芳香」! 期望這會是一個「成功孕育成功」(success breads success)的例證! * 紐西蘭高中的考試成績,簡單來說只有四等第:不及格(NA, Not Achieve),及格(A, Achieve),佳作(M, Achieve with Merit), 優等(E, Achieve with Excel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