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14

【2006 舊文】物理、數學、哲學

【2006 雅虎奇摩舊文:2006-02-20 23:48】 19 世紀偉大的匈牙利數學家,喬治 波里雅 (George Polya, 1887~1985 ),說過這麼一句話: I thought I am not good enough for physics  and I am too good for philosophy.  Mathematics is in between. 上網找資料時,意外發現的一句話,讓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把它留在這裡「備忘」。如果大致知道他在 數學 與 數學教育 上的成就與貢獻,就會了解這句話背後的幽默。 出處: D J Albers and G L Alexanderson (eds.), Mathematical People: Profiles and Interviews (Boston, 1985), 245-254. 出處: http://www-history.mcs.st-and.ac.uk/PictDisplay/Polya.html

淺談學習物理的方法

出處:《觀念物理VI》第六冊,第一章, 2004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WS206 淺談學習物理的方法 【2006 雅虎奇摩舊文:2006-02-09 21:33】 《觀念物理》原書第1章的習題,大都沒有標準答案可言。關於「科學」或「物理」,也不是簡短的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所以我希望把這份思考的工作,留給讀者同學。我改在這裡簡單討論一下,物理的學習方法。當然,要如何才能學好物理?同樣也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想從比較物理初學者與物理學家之間的差異,希望能對同學有所啟示,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 「學校物理」與「真正物理」的不同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學校裡學物理,和真正的物理研究工作最大的不同是:學校裡所教的大多是「正確的」物理知識,讓同學在「正確」中學習;而真正的物理(或科學)研究,卻常是從「錯誤」中學習。因此,在學校物理中,我們常在尋找標準答案,對錯誤的想法往往並不很重視;但真正的物理研究中,卻總是在鑽研為什麼有這樣的錯誤。 然而,這並不是說學校物理有什麼不對,而是我們不應該把標準答案或教科書,視作是物理的全部,而束縛了我們的思考。牛頓名言中的「巨人的肩膀」,就是對學校物理最好的描述:由於有這個肩膀,我們因此可以看得更遠。推翻亞里斯多德「正確了二千多年」物理學的伽利略也說過:我所反對的不是亞里斯多德的學說,而是對這個學說的盲目信仰、不加批判。 因此,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除了要學會已知的事實、定律與定理之外,也別忘了「科學只是暫時性真理」的這個特性,常常帶著批判與獨立思考的態度,主動學物理,而且不必怕犯錯。 初學者與物理學家之間的差異 一般初學者與科學家之間,有三個主要的不同。首先,由於實驗設備或儀器的幫助,例如顯微鏡、望遠鏡、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科學家對自然現象的經驗,比起一般人或初學者來得多。因此,同學在接觸到任何物理新知時,不要只是想把結論或結果記下來,而是要去留意,這個理論或發現是透過什麼儀器或實驗步驟,才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有許多實驗無法在中學實驗室裡完成,但是透過文字或影片,以及師長的說明等等,還是能擴展我們有限的感官經驗。 不過,我們也不必「迷信」這些實驗所得的結論

桃縣劍道與我

1999 徐恒雄教練率桃縣劍友訪紐西蘭,惠贈「以劍會友」匾額。 * 桃縣劍道與我 【2005 雅虎奇摩舊文:2005-12-30 23:10】 希望在此分享一個認識桃縣劍道的故事。 剛看到【台灣劍道網】站上【劍友交流區】裡,「小熊」、「水與魚」及「邱教練」等劍友,對初訪桃園劍道館的描述,讓我忍不住也想說說我認識桃縣劍友與師長的故事,以及所謂「排外」的事。 我六歲時隨父母搬到桃園,可算是桃園人,由於每天跟我一起通勤上台北讀書的同學,是個《好小子》漫畫迷,而從北市成功高中開始接觸劍道。 修道館的黃永春老師是我的第一位劍道老師,但是,我的許多基本動作,卻是長我一屆的楊金龍學長所教的。由於獲選為社長,希望自己的劍技能友所提升,好不負眾望,所以利用升高二的暑假,到桃園劍道館練習。 那時(民國73年)巨蛋尚未興建,桃縣劍道館是在就體育館的看台底下,磨石子地板,鐵門、鐵窗,還有一些破玻璃窗,實在很不氣派。 我早上也去,晚上也去,甚至中午也去,老是沒遇到練劍的人,心裡真是懷疑,不知這麼強的桃縣隊,都是什麼時候練習的?(原來他們都在成功工商、青溪國中,甚至是徐恆雄醫師家的頂樓練習。) 終於,有一天傍晚,讓我遇見幾位正在練劍的社會人士,印象中,那時賴季明教練剛退伍不久,還有一位綽號「大俠」的前輩,一位蕭前輩,陳鵬仁教練,幾位已經叫不出名字的劍友,還有最重要的常雲惠。 由於雲惠的熱心,讓我認識了黃正惠教練。 【補充說明一下這個關係,賴教練是早雲惠一期的劍道館學員。那時桃縣有教練團,輪流值班開課,教導劍道新生。陳鵬仁教練應該是賴教練那一期的主要教練,主持雲惠那一期的則是黃正惠教練。由於不認識比賴教練更早的前輩,所以我們一直稱賴教練為「大師兄」。由於黃教練、陳教練都是 吳金璞老師 的學生,所以,我也跟著稱吳老師為「總教練」。之後,陸陸續續又認識了彭福興教練(東武館)、溫教練、游教練、吳教練等桃園的重量級老師。也參與過幾次中壢、八德的練習。】 目前,我所提到的這幾位「桃園的」教練,大都是吳總教練的學生。當時,吳總教練已搬到台北,大都在修道館練習,也執教淡江、北醫等大學。 * 我和徐教練的第一次接觸,是在升高三的暑假,參加初段考試時。那時徐教練是主考官,我和許多青溪國中、成功工商的在校劍友一起考段。我沒有考過,徐教練當

基礎理化 - 催化劑

紐西蘭的高中共有五個年級,分為「初中」與「高中」兩部分,我們以 Junior 來稱呼「初中」,有九、十兩個年級(Year 9 與 Year 10),「高中」則稱為 Senior,是開始有國家考試的十一、十二與十三年級(Year 11、Year 12 與 Year 13)。 最近,我的 Year 10 的進度是「反應速率」,今天的進度則是「催化劑」。 跟在台灣時不太一樣,每一堂課只有一個小時,由於只有短短的六十分鐘裡,所以,所做的實驗,要注意不能太複雜,而且,在引進每個新觀念時,最好都能提供學生「動手做」或「實物觀察」的一手經驗。 因此,逐漸地,我也累積了一些「小而美」的實驗教學。偶而在上完課之後,自己還會覺得回味無窮!今天的「催化劑」,就是一例。 為了介紹「催化劑」的觀念, 我準備了銅片碎屑、鋅片、硫酸(濃度 1 Mol),與兩根試管。 學生在今年初就已經學過「控制變因」的 Fair Test (忘記中文該怎麼說), 實驗過程很簡單: 先在兩個試管,倒入一樣多的硫酸; 先在第一根試管內放入鋅片,觀察其反應、並做紀錄。 接著在第二根試管,先放入銅片,再放入鋅片,觀察、並做紀錄。 * 結果很明顯: 在第一根試管裡,只有少許的氣泡停留在鋅片的表面; 反之,在第二根試管裡,則是有很多氣泡、很快地產生著。 兩相比較之下,「銅片」是唯一的變因! 接著就引導學生思考一些「為什麼」的問題,讓他們提出一些假設、猜想等。 * 之後,由於先前已經學過「酸與鹼」,學生大約可以猜出冒出的氣泡是「氫氣」, 所以,我也準備了本生燈,讓學生可以「測試氫氣」。 這次收集氫氣的方法,不是用「排水集氣法」, 而是要學生在反應一、二分鐘之後,用拇指按著試管, 再等個幾分鐘之後,把試管移到本生燈附近,鬆開拇指, 試管裡的氫氣,遇火燃燒,藉著「爆鳴聲」來驗證氫氣。 最後,課堂的討論在一小段板書之後結束。 家庭作業則是以催化劑(catalyst)為關鍵字, 希望學生上網搜尋催化劑在化學、生物或工業領域裡的應用實例,帶回課堂分享。 * 讓我自己回味無窮的地方是: 催化劑本身「不參加」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