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Year 13 物理學:RC 共振電路 一年又到了尾聲,這是第二年為《物理雙月刊》寫專欄,雖然有找題材與截稿的壓力,但還是非常感恩有這樣的機會。 這兩年寫下來 ,不僅為自己的教學過程,留下一點紀錄,更是讓自己有許多專業反思(reflective practice)的機會。從編輯與其他同為物理教師的讀者傳來的回饋,更是讓我受益良多。歲末年終,也剛好是紐西蘭的暑假期間( 連同聖誕節、新年的一個長假 ),回顧今年的這五篇文章,想想明年在物理與科學的教學上,需要做些什麼改變?也想想,有什麼值得與台灣的物理老師、同學分享的教學想法。 * 第一篇: 紐西蘭物理實驗的評量方式:以虎克定律為例 實驗成績不該只是「平時成績」 我們在台灣的理化或生物試卷,一般都會包含實驗題,然而,就答題本身,學生其實未必真的需要做過該實驗,對吧?更多的情形是,我們所謂的實驗題本身,很可能也只是個「假想實驗」,重點在測驗出學生是否理解某個科學觀念,是否知道某個重要的實驗步驟,或是否知道某項儀器的操作方法。 如果學校老師很負責的讓學生做實驗、寫實驗報告,學生所獲得的只能算是「平時成績」,或出現在學校給家長的成績單上面。然而,萬一在年底正式的入學測驗中,學生寫錯答案,那麼,他先前在學校的實驗課裡,無論有多麼努力,結果一樣是付諸東流。NCEA就是以「內部評量」的方式,避免了這樣的遺憾。只要學生有做實驗,並達到要求,他的努力便會被記錄在他所獲得的 教育成就國家證書(NCEA) 裡,是一份正式的成績。 第二篇: 雙狹縫干涉圖樣與飛機的「盲降系統」 相信大家都知道,能讓飛機平穩地在空中飛行,背後的原理是白努利定律。然而,指引飛機,對準跑道,安全降落的原理又是什麼呢?從乘客的角度而言,就是空服員在飛機起降時,一再提醒的:關閉手中的電子通訊設備,如手機、筆電或平板等。很直覺地,我們不難想像,這些電子通訊設備所發出的電磁波,會「干擾」到飛機與塔台之間的導航設備。然而,具體而言,這些電磁波會如何「互相干擾」呢? 第三篇: 「知己知彼」的教學設計:以拋體運動為例 著名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 (David Ausubel,1918 – 2008) 在他於196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扉頁中寫道: 如果我必須把所有的...
謝謝各位老朋友與新朋友來到我的部落格! 我是個喜歡科普寫作與翻譯的物理老師,從台灣教到紐西蘭的學校。我會持續筆耕,透過這個專頁與大家分享我的教學經驗,也歡迎大家分享我的文章給您認為有需要或感興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