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8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文章日期:2007-09-25 23:21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 延續「初任裁判」的心得分享。 在 Waikato 道館裡,除了安排有正式的護具穿戴教學之外,每一次戴上面部,開始對打之前,我們都會稍加檢視一下學生們穿戴護具的情形,幾個檢視的重點,供大家參考: 1. 水平的蝴蝶結 :道服上衣前端的蝴蝶結、胴部後方的蝴蝶結、面部的蝴蝶結,這三個節的園圈大小,與剩下的繩長,應該約略相等,而且需成水平方向。(當然還有大家已經熟知的面紐長度需短於40 公分。這是基於安全性的考量。) 繩結需成「水平」方向, 有一個科學的解釋 ,以及一個文化上的意義。科學解釋是,垂直方向的蝴蝶結,因為劍道練習過程中的移動,重力會輕扯那兩段直線的部份,使得蝴蝶繩較易鬆脫,因而影響練習的流暢與時間。 在文化意義上 ,據井上老師解釋,日本和服上的繩飾,生人的穿著是呈水平方向,而死後入殮時所穿著的和服繩結,則呈垂直狀。因而,在武士的著裝上,垂直方向的蝴蝶結,比較「不吉利」。 2. 背後的道服,是否「平整」 。穿道服與穿襯衫很像,在綁劍袴(hakama)之前,就應先把道服的前後部份拉平,再開始綁的動作。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穿劍袴時,應該先把左腳穿進去,再穿右腳?為什麼?理由是:習俗(convention)。當然,這點沒有硬性規性。不過,習慣上,先穿進的那隻腳,在脫劍袴時,則是比較後脫出來。 3. 頭巾穿戴後,應注意「收尾」。 在戴上頭巾、綁緊之後,如果還剩下一部份,在戴上面部之後,會多出一塊三角形的「尾巴」,這樣,在練習的過程中,便會飄來飄去,並不雅觀。 解決之道,是在綁完頭巾之後,把那塊多出來的三角形,再往內多折一折,如此,不僅不會有那條多餘的尾巴,而且,在頭頂的上方,也多墊了一層布,對「吸震」的效果,不無小補。 4. 面紐應該「平順」。 面紐在綁完之後,應該再用手指去檢查一下,面紐是否平順地貼在布糰上方。 若否,則應該稍加調整。 5. 手部(kote)的繩索 不應該過長而下垂。 6. 破損的護具應該盡快修理。 這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有安全性上的考量。  * 當然,我完全同意,這麼樣「龜毛」、「認真」地穿戴道服、護具,與比賽勝負不特別有關係。但是,放眼望去,一些比較資深,也打得比較好劍友,他們穿戴護...

領帶

你會打領帶嗎?甚麼時候、跟誰學會的? 剛剛從臉書看到底下那段韓國製作的街頭實驗影片,勾起很多回憶。 我第一次學打領帶,印象中是國中時,看著偶而需要打領帶上班的爸爸,覺得實在很帥,而央求他教我的。然而,在之後的求學或職涯過程,卻幾乎都不需要打領帶。我甚至不太記得婚禮上的領帶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然而,現在的我,每天都打著領帶上學。 回想起剛到這個學校服務的時候,每天早晨出門前,都得和領帶奮鬥個十五、二十分鐘!偶而實在搞不定,又快要遲到時,只好拿著有拉鍊的那種「假裝領帶」充數。 現在,打領帶對我而言,早已經不是問題了。即使是早晨還在順眼惺忪的時候,也能憑著肌肉記憶,就把打領帶打好。 我們學校的十三年級學生,最正式的制服,他們稱為 No.1,就是白襯衫、領帶再加西裝外套。在一些正式的場合或典禮,如始業彌撒等,都需要穿著 No.1 的制服。當然,你也可以想見,不是每個年輕男孩都會自己打領帶的! 這幾年下來,我遇過幾次,學生帶著稍微尷尬的神情或語氣來求救,請我幫他打領帶。一開始,我也是如影片中那位先生,先在自己的脖子上打好,再把領帶交給他,幾次之後,我也能在小孩的面前,幫他把領帶打好。 看著這段影片,回想起跟爸爸學打領帶的情景、憶起自己與領帶奮鬥的過程,也想起教自己女兒打領帶的情景(也是學校制服的要求),還有第一次幫學生打領帶的那種感覺 ... ... 為人兄、為人父、為人師,很簡單的一條領帶,帶著多少的傳承在裡面! What If a Job-Seeker Asked You For Help With His 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