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17 起發佈的文章

紐西蘭科學與物理教育點滴 Play-Create-Learn 2017

2017年,Year 13 物理學:RC 共振電路 一年又到了尾聲,這是第二年為《物理雙月刊》寫專欄,雖然有找題材與截稿的壓力,但還是非常感恩有這樣的機會。 這兩年寫下來 ,不僅為自己的教學過程,留下一點紀錄,更是讓自己有許多專業反思(reflective practice)的機會。從編輯與其他同為物理教師的讀者傳來的回饋,更是讓我受益良多。歲末年終,也剛好是紐西蘭的暑假期間( 連同聖誕節、新年的一個長假 ),回顧今年的這五篇文章,想想明年在物理與科學的教學上,需要做些什麼改變?也想想,有什麼值得與台灣的物理老師、同學分享的教學想法。 * 第一篇: 紐西蘭物理實驗的評量方式:以虎克定律為例 實驗成績不該只是「平時成績」 我們在台灣的理化或生物試卷,一般都會包含實驗題,然而,就答題本身,學生其實未必真的需要做過該實驗,對吧?更多的情形是,我們所謂的實驗題本身,很可能也只是個「假想實驗」,重點在測驗出學生是否理解某個科學觀念,是否知道某個重要的實驗步驟,或是否知道某項儀器的操作方法。 如果學校老師很負責的讓學生做實驗、寫實驗報告,學生所獲得的只能算是「平時成績」,或出現在學校給家長的成績單上面。然而,萬一在年底正式的入學測驗中,學生寫錯答案,那麼,他先前在學校的實驗課裡,無論有多麼努力,結果一樣是付諸東流。NCEA就是以「內部評量」的方式,避免了這樣的遺憾。只要學生有做實驗,並達到要求,他的努力便會被記錄在他所獲得的 教育成就國家證書(NCEA) 裡,是一份正式的成績。 第二篇: 雙狹縫干涉圖樣與飛機的「盲降系統」 相信大家都知道,能讓飛機平穩地在空中飛行,背後的原理是白努利定律。然而,指引飛機,對準跑道,安全降落的原理又是什麼呢?從乘客的角度而言,就是空服員在飛機起降時,一再提醒的:關閉手中的電子通訊設備,如手機、筆電或平板等。很直覺地,我們不難想像,這些電子通訊設備所發出的電磁波,會「干擾」到飛機與塔台之間的導航設備。然而,具體而言,這些電磁波會如何「互相干擾」呢? 第三篇: 「知己知彼」的教學設計:以拋體運動為例 著名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 (David Ausubel,1918 – 2008) 在他於196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扉頁中寫道: 如果我必須把所有的...

劍道旅程:初段至五段半的「旅遊手冊」

2009年,懷卡托劍道協會升段審查 認識我的好友,大概都知道,在 1998 年時, Marleen 與我機緣湊巧移居紐西蘭的漢彌爾頓市(Hamilton),成了方圓百里之內,「唯二」會打劍的兩個人。隔年,因緣成熟,成立了 懷卡托劍道館 ,開始肩負起「 劍道指導者 」的重任。 自己打劍道,跟教別人打劍道,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記得在道館成立約半年左右, 徐恆雄教練率領了二十多位師兄弟,到紐西蘭來看我們 ,在教練返國之後約一年,換我回台灣。在前去拜訪教練的時候,教練問我的第一句就是:「說吧!你哪裡不會教?」 我不禁大笑出來,回答他:「 教練真是『內行人』! 」 在劍技的教學之外,如何幫學生通過升段考試(昇段審查)是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大家或許可以想見,當我們「從一二一二開始」教出來的學生,第一次升上初段時,我們心中的那份成就感,實在是相當美好。曾經,我記得每個升段的學生,也曾在雅虎奇摩部落格中寫下我們道館「 十七段 」的故事。 底下我希望分享的是這些年的教學經驗、參與紐西蘭劍道協會的昇段審查(從六級到四、五段)經驗,以及向幾位熟識的日本先生請益,而逐漸摸索出一套「說法」,主要是針對我們道館裡的初學者,幫助他們在劍道的旅途中,有個方向感,類似「旅遊手冊」或「觀光指引」的功能。 若在此分享之後,也對劍友有幫助,自然是功德無量! 簡單來說: 初學者在「級 Kyu」的階段 ,主要的學習目標是,在肢體上能夠做出「氣劍體一致」的正確打擊動作。具體來說,當元立(motodachi)提供打擊目標,初學者的打擊動作愈「協調」時,所獲得的級數便愈高。按這個標準而言,「一級」的初學者,就是可以做出氣劍體一致的人。 2016年懷卡托劍道協會昇段審查,初學組(三級以下) 升段考試的基本項目,由淺而深包括:中段構形、腳步、擺振(面、胴、手、上下擺振、斜擺振、快速擺振等),打擊的部分,在有元立的條件下,能夠打出基本的「五本招式」:面、手、胴、手-面與手- 胴。 以上這些也就是我們在新生班的教學重點。 2016年懷卡托劍道協會昇段審查,初學組(三級以上,含三級) * 「初段」的標準是,兩位「一級」的劍士,在為時約一至二分鐘的「地稽古」時間內,可以打出「有效打擊」。 與一級的差別是:「一級」時,是有元立會讓出...

重返「北本」:外國人劍道指導者夏期講習會

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代表紐西蘭劍道協會參加: 第44回,2017 外國人劍道指導者夏期講習會 2017 Foreign Kendo Leaders' Summer Seminar (AJKF) 前篇: 與學校同事分享的 2017 京阪行 * 來自45個國家,62位劍道指導者(三段到六段) 開訓之前,趁著大家「臉色還好」時,先拍一張大合照。 我站在第二排,右手邊數來的第四位。 坐在椅子上的是七段以上的先生(Sensei,老師) 第一天的早餐。 我用了投影片動畫功能,先秀出左圖,再秀出右圖。 我說:我其實一天按三餐拍照,而且, 即時貼在臉書上讓我的好友們羨慕, 不過,今天的時間只夠貼第一天的早餐! 訓練的時間表: 早上 6.30 到 7.30 是「第一節」,之後是「早餐」; 9.30 到 11.40 左右是「第二節」,之後是「午餐」; 下午 14.00 到15.30 是「第三節」, 緊接著 15.40 到 17.00 是「第四節」,之後是「晚餐」。 但其實,我們還有個「 第零節 」, 時間是從「早上五點」左右開始,一直到「六點十分」左右結束! ( 讓同事們驚訝一下! ) 道館:講習會訓練的地方 第二天的行程是「校外教學」 紐西蘭的術語叫 EOTC - Educ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 我們去參觀「全日本少男少女武道(劍道)鍊成大會」, 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全日本國小學童的劍道比賽。 場中是賽前的自由熱身時間。 觀光客的「在場證明」( Proof of presence)! 開幕典禮,進場中 ... ... 全場有三千多位小孩! (同事們「哇」了一聲。) 我強調了「他們很安靜」! (同事們全部會心的笑了出來!) 再看一眼「安靜的小孩」! 劍道比賽的場景 (同事們對日本武道館,也是印象深刻!) 校外教學之後就是正常的「劍道指導者」課程 「當裁判」也是 劍道指導者 的重要能力, 就像我們當老師要會「 改考卷 」一樣! 裁判課程 裁判實習 我整個 Reflection 的重點,其實就是要分享這幾段重要的「談話」, 而之前與之後的內容,走的都是...

與學校同事分享的 2017 京阪行

11月20日,星期一晚上,我在臉書上寫了這段話,作為準備 Reflection 的熱身: 每週二早上,我們學校都會有一位老師輪流上台,給一段二十分鐘左右的演講,稱為 Reflection,主題不拘,大多是說說自己的興趣、家庭或人生成長等等。 去年我簡單介紹了「劍道」與修煉的目的,明天又輪到我上台。 也許我就來分享今年去日本的劍道之旅、北本美食、以及升段審查的點滴吧! 好友回應「 好想聽你的 short speech! I'm serious. 」是這篇網誌的動力,感謝! 不過,這篇只是該次 reflection 的第一部分,之後 還會有幾篇「續集」,請稍後。   我的開場白,如同第一張投影片所示: 感謝學校讓我在 Term 3 的第一週請假一週,得以有此「日本之行」。 由於幾乎每個同事都知道我「打劍道」,但我相信,沒有幾個人知道劍道為何物。 因此,在我的致謝詞之後,就是先前在臉書上有點人氣的劍道影片: 兩位 F1 賽車選手,首次嘗試劍道的影片。 然後,再強調一次:這就是我已經從事了三十四年的活動! (現場大家響起「喔」的一聲!) 這段影片,風趣幽默,很能引起學校老外同事們的共鳴, 也勾起我三年前,我剛到本校服務時, 校長在巡堂時,巧遇我正在對學生「自我介紹」, 當時他很好奇地自告奮勇,戴著我的面部,讓我「狠狠地」打了一下!  在我剛從日本回來,他在教師晨會上,恭喜我升段成功時, 還不忘拿出這段往事來揶揄我一下!  :-) 這是我第二次到日本, 距離上一次,已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兩次的目的都一樣:劍道。 都是為了參加 「外國人劍道指導者講習」, 不同的是,上次我是在東京「成田機場」降落,只提前了兩天 而這次是在「關西機場」,恰逢學校假期,提前了兩星期。 所以,多了點可以「觀光」的時間( 我的京阪行,臉書相簿 )。 關西機場給我的第一印象,與之前的機場經驗不同: 在出境的一樓大廳,什麼都沒有! 事實上,我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電梯」, 上樓之後,右側是轉運大廳之類的, 看到左側的「麥當勞」,心裏瞬時覺得很有安全感! 於是,我在日本的第一餐就是「大麥克」! 我沒有人接機,憑藉的就是先生給我的一點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