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20

忍耐:能忍,又能耐

重溫《 現代劍道百家箴 》 恩師 松田秀彥老師的事績/太田 義人(劍道範士八段) 松田老師曾教諭我說: 今後的劍道,是和平的劍道,不是殺人之劍,而是活人之劍。 所謂「活人之劍」就是 磨練身心 , 修學治文 ,提供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 擦、摸式的互打,隨便打打玩玩的劍道不能稱作「活人之劍」。而要以充實的氣力、膽力去打擊與刺擊的劍道,才是值得用心慎重修煉的「活人之劍」。 老師接著又指示「勝負和比賽」的意義說: 勝負只有一支,沒有第二支。 比賽的目的,是要試探彼此的劍技如何。 在日常的練習,不管對方實力如何,應盡量取得第一支的勝利為要。 凡志在武道者或欲為人上人者就必須有『忍耐』的工夫。 不管你的能力如何,你仍然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突出於眾人之中。 無論多麼的艱苦,也要把「這根『忍耐』的棒子」抱住,學習如何「能 忍 」、「又能 耐 」的工夫。 * 我進入「因伯尚德會」之門,跟隨「松田秀彥老師」學習劍道的時日,足足有五十年之久。 因伯尚德會是爲了要教育武士的子弟,而在明治七年經藩主欽賜而設立的場所。 其目標是沿襲鳥取藩所提倡的「文武並進」:流於文者柔弱,偏於武者粗暴,文武就如車之兩輪,缺一不可,文武應該並行而進。 自昭和十八年到昭和二十一年,我在武德會支部當理事。而劍道主任教授該職,相當於 G 項戰犯(美軍戰犯規定專案之一),因而被解除公教職務。直到昭和二十六年的禁令解除,一直忍住,接而西宮大會的順利成功,以及自己能夠安心無慮的修煉,並接任全劍連役員警察師範、縣連理事長、尚德會館長等職,專心於劍道的發揚和指導,這種種的一切,實在都是得力於松田秀彥老師寶貴的「忍耐」教訓。 - - - 記於 紐西蘭全國封城 的第三十四天 第四級警戒的最後一天 :

劍道是一種運動嗎?

重溫《 現代劍道百家箴 》 劍道是否運動(競賽)/大島 功(劍道教士、原全劍連常任理事) 二十年前,全日本劍道聯盟成立之初,當時以常任理事的身份,提出「劍道可以說是一種競賽運動」的主張。 現在以當時負責人之一的身分,來回顧這個議題。 當時,文部省(教育部)為了使劍道成為學校體育的正課,也因為當作運動比賽就比較容易實施等事情存在,加以道場的訓練是使用同樣的防具,限定打突的部位,使當事人在平等條件下一爭勝負。而這種勝負就純粹是一種競賽運動。 再者,竹刀的比賽和真劍勝負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才敢大膽斷言為一種運動項目。 然而站在劍道的傳統來看,認為「劍道非運動」的意見所佔的比率絕多。因為: 明治時代由外國輸進的棒球、網球、陸上競賽、游泳等新奇的運動逐日增多。稍為有一點運動細胞,馬上就能成為某項目的選手而大享其名,外來運動雖有此特色,但是劍道並沒有那麼簡單。 若為了追求這些新奇運動的浮華性和趣味性,而演變成「僅注重外在表現,而不注意內在修為」,對於把劍道視為武道而誠誠實實的修練者來講,這將是一種可悲的現象,同時也侮辱了很多的劍道人。 (劍道)不單在技巧方面,在精神鍛鍊方面也得多下工夫,才能達到更高的水準,也才能不愧地表現出日本人特有的「長期鍛鍊」的傳統精神:困苦艱難、寸爬力行,不得已還得參加坐禪,以求解脫。 逐漸地,許多從事外來運動的人也發現,除修得技術之外,在精神方面也需有相當修煉,否則,就無法突破現有的程度。 也就是說,心、身同時修煉的外國運動員人數,正逐漸增加中,若非自愛自律的劍道家則不能望其項背,真是須以「他山之石」的態度來仰望。 劍道的好處乃在其真實度。 吾輩應反覆思考「真劍爭勝負」的意義: 在舉手投足之間,皆不可輕忽,務必追求基本與劍理,不是浪費力氣,而是能保持氣息,於一瞬間以有效的打擊來制服對方。 應忍則忍,但須有滿盈的鬥志,隨時對勝利有所準備,機會一到即瞬間發動,有如武田信玄「風林火山」般的氣魄。 劍道的好處就是利用這種身心的修煉來鑄成人格。 世間萬物的共同生活之道: 人因為要生存,需排除障害,尋找條件,因而產生出力氣和智慧。 人和人之間,基於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望,從而切磋琢磨,自然產生許多的連帶感與歡喜感,形於外的「以禮始、以禮終」,實源自於內心的感謝與愛...

努力不懈,求進到底,直到勝利

重溫《 現代劍道百家箴 》 多人一倍的努力還不夠/大江 功(劍道範士八段) 天生有力的我,無論在何處都很賣力,甚至私下認為我比別人是多一倍的努力啊!但是靜靜觀察同輩的練習,並從他們口中獲悉,人家跟我都是在同樣地努力著。因此我才覺悟到自己的幼稚,並深深體會,惟有比別人多數倍的努力,才有資格說「多人一倍」的努力。 正攻法: 劍道有 向外性和向內性 兩種,而兩種都要注重正確。 切盼不要過於重視勝負,希望無論是練習或比賽時,都採取正攻的打法。 我深信不管是比賽或是練習,皆應採取大支的正攻打法,努力不懈,求進到底,直到勝利,這才是劍道修煉的正確方法。 禮貌方面: 在最初就應有「請指教」之禮;至結束時,也該有「謝謝指教」的感謝禮。 有多樣的對手,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才能帶動技巧及精神兩方面的進步。 劍道的修煉,當然不限於道場的練習。 骨氣:不要為了眼前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忽憂忽喜。 我在小學畢業典禮上,聽過柴田校長說到:「人應在任何事上以『好!十年後等著瞧』的骨氣來努力。」這是我到今日都未曾忘記的一個教訓。 學習劍道,就是希望有一個堅強的骨氣來支撐自己,視十年如一日! - - - 記於 紐西蘭全國封城 的第十九天

正劍的方向,無形的精神

重溫《 現代劍道百家箴 》 如何去繼承民族遺產/臼井 久雄( 劍道範士八段) 劍道的真諦,不是技術也不是體育,而是存在於其中的無形的精神。  - 「竹條競賽」時代的弊害,似乎漸漸讓劍道失去根本的性質(禮節和真劍味道)。若沒有採取任何防患計策,有一天終會釀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而後悔莫及。  - 審判員需認真考慮的方向:近來在劍道比賽裡常出現的一些技術,在「竹刀劍道」方面或許可以,但從「真劍比賽」的角度來看,就絕對行不通。例如,無理的攻守,或以摸、擦為主的打擊動作太多(而少了斬切的要求)。  - 有一部分的人倡議:「為了增加劍道人口,就不要擔心是否會演變成以趣味為主」等妥協性的看法。但是,考慮到若是踏錯了這一步,會不會把「沒骨氣」的作風留給下一代?  - 雖然對於青少年、青年與有段者等個人的程度,在指導方法與內容上,當然會有所差異,然而,在武道教育的根本理念和特質上,則萬不可失去正確的指導觀念。 最近,關於「劍道是運動競賽或武道?」的問題,議論紛紛。  - 在科學昌明的現代社會,劍道已不是武力,也不是護身術,而是「人格形成」之道。  - 憑藉年輕有力,而無耐心修習,只憑藉無理的技術和動作取勝,其在劍道上的生命必不會太長,成就也一定有一個界限。  - 不管是竹刀或是真劍,真正通於道者,其在劍道上的生命才能又深又長。雖然年齡已高,腕力已退,但劍風反倒愈有技術味道、愈有品位,且有餘韻者,才稱得上是達到「劍禪一致」之極點的好劍士。 現今的劍道,雖對心身的鍛鍊有莫大的意義,但我希望還是能突破未來的界限才好。(因此提供一點建議)  - 要從意志,氣魄來製造真正的膽。  - 當你在修煉真正的劍道時,在無形之中會體會到一種東西,這東西會使你在將來,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會不斷地幫助你,培養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 如果衣服上方的紐扣扣錯了,就影響到末端而全部皆錯,所以在 第一線的指導者 應時常留意「正劍的方向」,將我們貴重又有傳統的民族遺產,正確地留給後一代,這真是很大的責任。 以現代開明教育的觀點,輔以日本劍道的特有精神,來提高父母的認同和參與。  - 在推廣幼少年劍道的過程,需同時提升父母的關心和協助。(殺將先...

和合一體、溫古知新

重溫《 現代劍道百家箴 》 兩個言詞/植田 一(劍道範士八段) 和合一體 :自己和對方融合成一,換言之,不是汲汲想要打倒對方,卻是逼近對方,而勾引對方進入我們的心眼、動作之中。這樣才能發生圓滿無缺、渾然一體似的形影,也才會產生入神的技術。  - 年齡將近五十的時候,近思遠想,感到日常一起練習的人都是吾師,應該在和合一體的情況下,不只鍛鍊自身的劍道,也應與對方共同砥礪精進。  - 在稽古後,互感對方有品位、有風格的劍風,永留在心,並且今後也將繼續修煉這樣有餘韻的劍道。 溫古知新 :深究舊的事物以求新知識,打開新的見解。  - 不失於古,不超於新:過於「惑溺於古」,就沒有進步,而「求進過分」,則陷入附和。  - 「用慢火煮肉,以求肉汁般的智慧」:持續在劍道裡探究和進步。  - 《論語. 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這種想法、言論、行動等,不只在劍道裏,也該應用於一般社會的生活方面。 幼而學之、壯則有為。 壯而學之、老而不衰。 老而學之、死而不朽。 - - - 記於 紐西蘭全國封城 的第十七天

戴面一萬次

重溫《 現代劍道百家箴 》 劍道所感/石原 昌直(劍道範士八段)  - 我在少年時有一位中學劍道教師對我講:「劍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而是 要經過多年的奮鬥努力才能成其指導者 。要成為一個劍道老師需要戴上面具一萬次以上才有資格。」  - 無論任何事情,要能「一技在身」並能指導別人是何等困難的事,由此可窺一端。  - 現在列舉一些指導青少年課程於下(已稍改寫,僅供參考): 一、形的調整: 合於原則又正確的姿勢與練習方法 。 二、技的傳授:適合各別招式的訓練法。 三、力的習得:身體移動的敏捷性(斜前進、斜後退,左右前進後退的步法),招式與力道的恰當運用。 精神方面的修煉課程: 一、藉由「先的技」來指導「三先」的原理。 二、理解「不動心」與恐驚疑惑(四戒)的關聯。 三、消欲:無心(無念、無想)的理解與修練。 結言,知行合一: 一、形與技術體力之一致(以端正的體勢打擊)。 二、技術體力與精神之一致(全心投入的捨身打擊)。 三、打消欲心而無心的境地之養成。 - - - 記於 紐西蘭全國封城 的第十六天

宏揚武德

這條手拭い Tenogui,我們在台灣俗稱為「頭巾」,是民國75年我參加「中華民國劍道協會,第一屆,暑期學生劍道訓練營」, 劉乾元範士 送給我們這些學員的紀念品之一,上面還有當時我們每一位學員的簽名。 我從高一開時練劍,那一年高中畢業,劍齡約三年。 在那個為期五天或一星期的集訓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戴頭巾的方法。老師說: 戴上頭巾之前,要先讀一下頭巾上所寫的字, 稍微思考一下,誠意正心, 之後再戴上頭巾、戴上面。 很簡單吧?不過,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個方式,而只是「隨機」地穿戴上頭巾,想著不要在練習到一半時掉下來就好。 我不知道有多少初學者知道這個方式?我個人是從那時起,就一直採用這個方式,也是這樣傳達給道館裡的學生。 這條我最喜歡的頭巾為什麼會破掉呢? 最基本的理由就是我一直用它,而且是從同一個方向! 印象中,它是一兩年後的暑假的某一天,在我要戴面之前破掉的。之後,我便把它洗好、摺好,改成收藏、帶著,一直帶到紐西蘭來。 2012 年的 4月 3日,在整理家裡時看到它,剛好當天要練劍,就帶到道館去,跟學生分享我的故事,不過,老外學生看不懂漢字,正反、左右常常搞不清楚,這也算是他們的學劍之路的一個另類困難。(臉書於今天提醒我八年前的回憶) 頭巾(手拭)不僅是一條擦汗的棉布,剣道具更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器材而已。 行文至此,想起一位學生與我分享井上義彥範士的一段話: 如果你的劍袴(hakama)穿得再整起一點,你的劍道會更進一步 。如果把前半段改寫成「好好地把頭巾戴好」,也是說得通的! 《劍道日本》雜誌的某一期封面,有八個字讓我印象深刻:「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最佳的註解,莫過於底下這則廣為流傳的 YouTube 影片,看看在全日本選手權冠亞軍的決賽前,在那種巨大的壓力下,內村良一鍊士士如何「優雅地」戴上面部,去迎接那場挑戰。 内村良一錬士の美しい一連の所作  第65回 全日本剣道選手権大会 * 三十多年來,「宏揚武德」是我唯一「穿破」的一條頭巾。 今夜由於臉書的回憶提醒,讓我再次凝視「 宏揚武德」許久,也想起心中縈繞已久的「 一劍興國 」疑問 。 我想,我現在稍稍有點理解從「一劍」到「興國」之間的關係了。誠如佛教有大乘與小乘的差別,在劍道、武道的修行上,也有自...

紐西蘭科學與物理教育點滴 Play-Create-Learn 2019 - 如何看懂物理公式

如何看懂物理公式 紐西蘭科學與物理教育點滴 Play-Create-Learn 2019 《 物理雙月刊 》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旗下之刊物,希望可以為讀者帶來許多有趣、重要以及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 ( 臉書粉絲頁 ) 一、定義篇 ( 全文連結 ) 功與動量的定義 本篇專欄將從「學習定義」的方法出發,詳細說明除法與乘法的意義,以及單位的相關細節,希望能為大家展現「物理公式」的另一種面貌,特別是那些覺得物理公式「很難看、很抽象」的同學,希望在閱讀本文之後,能多看到一些物理公式的美! 看到「定義」:不要先問「為什麼」, 而要問「這是什麼意思?」 雖然學習或研究科學,「為什麼」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一遇到問題,或是有「感覺不懂」的時候,腦海裡立刻就出現「為什麼」這三個字,並不是一個正確的作法。因為,問錯問題的時候,往往得不出正確的答案。 除法的含義是「分配」 單位之間的換算:把握「乘以一」的原則 乘法的含義是「累積」 用來紀念科學家的單位「名字」 結語: 物理公式除了「定義」之外,還有「定律」與「定理」,這三者,就數學公式上來看,長相可能一模一樣,但背後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學習的方法,也略有差異,絕對不只是「把公式背起來,再代入數字」這麼簡單。 二、定律篇 ( 全文連結 ) 伽利略的慣性定律 在物理學中,凡能被稱作「定律」的內容,就表示它是實驗與觀測的結果。也就是說,物理定律所描述的是一個「自然現象」。因此,當我們看到一條定律時,不要直接就問為什麼,而是要先弄清楚,這條定律所描述的現象或事件「 為何 」(what),然後再去了解這條物理定律背後的實驗為何?當初的科學家或物理學家是「 如何 」(how)發現這個自然現象的?稍後再來思考可能造成這個現象或行為背後的理由為何,也就是「 為什麼 」(why)的問題。 描述自然現象有「定性」與「定量」兩個層次,並不是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有一條相伴的數學公式 ... ... 定律是實驗或觀測的結果 - 以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為例 定律是「發明」或「發現」的? 物理定律的 DIY 尋找變量之間的函數關係 根據函數關係來處理數據 不要輕忽斜率(常數)的物理意義 換個單位,換個數值試試看? 結語:物理定律並非遙不可及,你自己也能 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