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機會,讓我對中學課本裡的「貝他衰變」又多了一番認識:
我心中曾有過一個疑問:由貝他衰變所放射出來的「電子」,
雖然物理構造完全相同,但它卻不是原子軌域上的電子?
在中學課堂裡,我們一般只有教類似下方的一張圖:
貝他衰變(beta decay,即 β衰變)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出「電子」(β粒子)和「微中子」而轉變為另一種核的過程,屬於弱交互作用。
考試的重點之一是:(負)貝他衰變的規律之後,新核的質量數不變,電荷數增加 1,原子序數增加 1。
*
透過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我理解到,當把質子、中子「拆解」成三個夸克,再知道夸克之間的「味變機制」時,便可以跟「貝他衰變」連上關係。
我知道這樣理解還很粗糙:
夸克有六種,這些種類被稱為「味」,它們是上、下、魅、奇、底及頂。
從中學生所能理解的「量子數」來看,就「原子」而言,量子數發生變化,指的是電子在不同的能階之間躍遷。
略有不同的是,「味」是「基本粒子」的量子數,而不是「原子」的,屬於「量子色動力學」的範疇,描述夸克、膠子之間強交互作用的動力學理論。
就「尺寸」而言,從原子到質子、中子,再到夸克,這是進入一個又小了好幾個數量級的世界,其「量子躍遷」的機制,顯然更為複雜,或者說,不在我們一般日常生活的常識或中學教科書裡。
但是,粗糙、直觀地透過「量子數」來理解:
夸克之間的「味變」,或說是「量子躍遷」,會釋放出「電子」。與我們一般熟悉的「電子在不同的能階之間躍遷,會釋放或吸收光子」的現象,直觀來說,非常相似。
借幾張從網路上收集來的圖片,摘要我今日的理解:
夸克有六種,這些種類被稱為「味」,它們是上、下、魅、奇、底及頂。
從中學生所能理解的「量子數」來看,就「原子」而言,量子數發生變化,指的是電子在不同的能階之間躍遷。
略有不同的是,「味」是「基本粒子」的量子數,而不是「原子」的,屬於「量子色動力學」的範疇,描述夸克、膠子之間強交互作用的動力學理論。
就「尺寸」而言,從原子到質子、中子,再到夸克,這是進入一個又小了好幾個數量級的世界,其「量子躍遷」的機制,顯然更為複雜,或者說,不在我們一般日常生活的常識或中學教科書裡。
但是,粗糙、直觀地透過「量子數」來理解:
夸克之間的「味變」,或說是「量子躍遷」,會釋放出「電子」。與我們一般熟悉的「電子在不同的能階之間躍遷,會釋放或吸收光子」的現象,直觀來說,非常相似。
借幾張從網路上收集來的圖片,摘要我今日的理解:
中學生已經熟悉的:中子衰變成質子時,釋放出電子,稱為「β衰變」。
把質子、中子拆開來看:
中子的構造:udd(上下下)三種夸克
質子的構造:uud(上上下)三種夸克
當一個 d 夸克「味變」成 u 夸克時,會釋放出電子與微中子。
圖中的箭頭,一般在化學課裡,我們都理解成「化學變化」,
這裡則是「核變化」,是「β衰變」,是「弱交互作用」。
當然,「最有學問」的表示法,莫過於「費曼圖」:
費曼圖:「β -衰變」的一個「中子」變成「質子」,
以及通過一個瞬間的「重W玻色子」衰變成的「電子」和「反電中微子」。
所謂的「弱交互作用」是由「W及Z玻色子」的交換(即發射及吸收)所引起的。
一路看下來,我覺得這張圖,很清楚地做了摘要。
好奇心得到滿足的感覺,真的蠻好的!
好奇心得到滿足的感覺,真的蠻好的!
任何上型的夸克(上、魅及頂夸克),都可以通過吸收或釋放一W玻色子,而變成下型的夸克(下、奇及底夸克),反之亦然。
這種「變味機制」正是導致「β衰變」的原因:在 β衰變中,一中子(n)「分裂」成一質子(p)、一電子(e−)及一反電微中子(νe)。
在 β衰變發生時,中子(udd)內的一下夸克在釋放一「虛W−玻色子」後,隨即衰變成一上夸克,於是中子就變成了質子(uud)。隨後「W−玻色子」衰變成一電子及一反電微中子:
*
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有六種是夸克(圖中用紫色表示)。
左邊的三行中,每一行構成物質的一「代」。
*
在粒子物理學中,代或世代(英語:Generation)是基本粒子的一種分類。
各代粒子之間的相異之處僅為「味量子數」及質量,
但它們所涉及到的交互作用種類都是一樣的。
*
在粒子物理學中,味或風味(英文︰Flavour)是基本粒子的一種量子數。
在量子色動力學中,味是一種總體對稱。
另一方面,在電弱理論中,這種對稱被打破,
因此存在味變過程,例如夸克衰變或微中子振盪。
*
回想起這段影片:
有位老師,用兩分鐘的時間,拿「幫派」做比喻,來教「原子」的組成。
有位老師,用兩分鐘的時間,拿「幫派」做比喻,來教「原子」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