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的職業是「老師」,所以,很幸運地,身邊一直有許多年輕人圍繞著。
不論是教物理或是教劍道,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是為了能有淺顯易懂的比喻,「愛情」、「戀愛」與「婚姻」等,一直是我的首選教具。
心裏很感恩身旁這群和我「談情說愛」的年輕人,讓我到了這把年紀,還能不忘「愛情」為何物!
*
今天在午餐時,看到電視裡的韓劇,正上演著一段「經典」的「戀愛畫面」:氫氣球、棒棒糖、遊樂場、在大然中奔跑、男女主角甜蜜地對視等。
望向這幾日,在學校假期中,陪著我辛苦趕稿的夫人,心中雖懷著歉意但卻開玩笑說:看著別人「戀愛」,感覺好好哦!我們也應該來「戀愛」一下!
午餐後,走回書桌前,忽然對最近圍繞在我身旁的「戀愛問題」,有了新想法:
一般,我們會把「戀愛」與「婚姻」做成「時序」上的安排:
戀愛 è 婚姻
這樣的想法,我稱為「演化論」的觀點,容易產生幾個問題:
一、戀愛歸戀愛,婚姻歸婚姻,是兩碼子事,所以,常常會產生「結了婚,他就變了」的感慨。
二、有一些「進度」較快的戀人,在婚姻之前,戀情就「冷卻」了,所以在結婚前就分手了。至於進度比較慢的人,則是在結婚之後的一段時日,以離婚收場。
除了也許需要打官司(子女、財產)之外,分手和離婚有什麼差別呢?
三、就算不分手、不離婚,兩個人成了「生活的伴侶」,我刻意不用「生命的伴侶」,想強調的是一種或許是因為責任、義務,或許是因為「習慣」,而綁在一起的「無趣」的「過日子」的狀態。這應該也不怎麼吸引人吧?
應該還有許多我現在一時沒想到的議題,再請大家補充。
*
回到我剛剛的玩笑話:邀請太太來「戀愛」一下。
霍金曾把量子力學應用到宇宙學裡,而發展出「量子宇宙論」。
我東施效顰,想來發展一下「量子愛情論」:
戀愛 ✜ 婚姻
如果你知道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重性」,那道理就簡單了:(語出維基百科)
在量子力學裏,微觀粒子有時會顯示出波動性(這時粒子性較不顯著),有時又會顯示出粒子性(這時波動性較不顯著),在不同條件下分別表現出波動或粒子的性質。這種量子行為稱為波粒二象性(英語:wave-particle duality),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
簡單講,就是換個角度,把「戀愛」與「婚姻」當成生活的兩項「相容」或「並存」的元素與特性:戀愛中的婚姻,婚姻中的戀愛。
換成「浪漫」與「實際」說法就是:「浪漫中的實際」與「實際中的浪漫」。
或說是「愛情中的麵包」與「麵包中的愛情」也可。
對於戀愛與婚姻的觀點,把「演化論」改成「量子論」,是否更具啟發性呢?
一、降低離婚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在婚姻中戀愛。
二、在考慮是否要和眼前這個人「走下去」的時候,不要只有想著眼前的「愛情」,而要把眼光拉遠,想著以後的「婚姻」或「人生」。
*
還有一點要補充,量子物理裡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包立不相容原理」:(語出維基百科)
在量子力學裏,包立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表明,兩個全同的費米子不能處於相同的量子態。
什麼叫做「兩個全同的費米子」?就是「紅粉知己」或「粉藍知己」。
簡言之,量子力學另一個的啟示就是:「真愛」是唯一的!是排他(排她)的!
*
為了要幫我的「量子愛情論」找張好圖片,特意上網搜尋了一下,結果發現:
跟「戀愛」相關的,多是「心形」的圖騰,
而與「婚姻」相關的,則多是「婚紗」的照片。
在博覽群圖之後,我發現,我早在多年前,就擁有一張完美的照片了:
婚姻,不是愛情的結果,更不是終點。
不僅要帶著愛情走進婚姻,更要在婚姻裡,帶著愛情一起走。
透過戀愛,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
歡樂與淚水交織的戀愛過程,其實是要幫我們找到一位人生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