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轉學」回漢米爾頓


Tokoroa High School - 托科羅阿高中


大約一個月前,我看到 漢米爾頓 這邊的學校登出有物理老師的職缺。當時,心動了一下,但也有許多猶豫與不捨的心情。

該怎麼說呢?心動的理由很簡單:如果可以轉回漢米爾頓任教,每天就可以省下來回 200 公里的通勤路程。換算成時間是「約三小時」,換算成金錢則是「約四十紐幣」。

猶豫與不捨的理由就更簡單了,就是一個「情」字而已。


托科羅阿 高中是我在紐西蘭正式任教的第一個中學

回想兩年多前,當我剛修完教育學程時,漢米爾頓附近的高中只有兩個職缺:一個口碑極好的女子高中,我應徵了,但是沒有被錄取(只好在心理自我安慰說,因為我是男老師);另一所則是口碑不太好的公立高中,所以我根本沒有去應徵。

至於 托科羅阿,由於很多年前,剛到紐西蘭不久,在第一次開車到威靈頓參加紐西蘭劍協年會時,曾經路過那裏,並在那裏的賣場買過一個睡袋。最近這些年,則是在去 陶波 或 納皮爾 度假時,偶而會停下來用餐或加油的一個中繼站。基於這些親切感,我向這個當時離家約八十五公里的小鎮遞出了申請,並很幸運的被錄取了。

任教一年之後,漢米爾頓出了一個職缺,是一個口碑很好的公立高中,然而,考量之後,我沒有應徵,當時是覺得,托科羅阿高中給了我這個「新老師」任教機會,匆匆教完一年就離開,感覺很「對不起」學校、校長、同事、學生與家長。

於是我又教了一年。紐西蘭正式教師的職缺,大多會在每年的十月起陸續開缺,因此,去年底,我也應徵了兩所學校,但是都沒有被錄取。

凡是應徵,而沒有被錄取,我們在這裡說是「收到 Thank You Letter」時,難免會有種「受傷害」的感覺。

因此,這一次,我是抱著「增加練習機會」的心情來準備的。沒想到正應了「無意於佳,乃佳」的說法,讓我「轉學」成功。


當老師的人離職,最難啟齒告別的對象,往往是學生。

在我確定應聘之後,也跟校長正式遞出辭呈之後不久,剛好有一個跟兩位相當親近的學生個別輔導的機會,那是我第一次開口跟學生說再見,不過,我也說,由於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請他們暫時幫我「保守秘密」 ... ...

幾天之後的一個早茶時間,在我走往教師休息室的途中,突然有兩位不是我授課班級的學生,衝到我面前來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離職?」

在沒有心理防備的情況下,再加上又是不熟的學生,感覺有點尷尬。在相當簡短的談話中,我說明了辭職的原因是,由於我家住的遠,所以希望找離家近的學校。而且也得知,他們的消息來源是某位老師。猜想是這位老師大概以為我已經跟學生宣佈了。

很快地,在同一天的午餐時間,剛好是我負責巡視校園。陸續碰到我任教班級的學生跑過來問我離職的原因,看著小孩真摯的神情,真是讓人有點傷感!

其中有一群女學生,全部都和我女兒一樣大,在問了我原因之後,還追問了我的新學校是哪一所。我回答她們說:我的新學校是聖約翰高中、是不收女生的男子高中,所以,妳們永遠都會是我最疼愛的「女學生」!於是,可以感覺的出來,她們開始對我的新學校覺得很滿意!

又過了幾天,在高年級的課堂上,有一位學生用狐疑的態度問我離職的問題,由於我已經有些經驗了,因此反問她,從何得知我要離職的消息,她回答我,昨晚看到社區報上的廣告,學校在招聘老師,全都是我任教的科目。




至此,我離職的事就已經不再是「秘密」了,而是整個小鎮都知道的事了。於是,我跟全班說明,我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油錢」,我說:

每天四十元、就是每週約二百元,而一個月就是八百元,
這相當於每個月買一台 iPad 2 丟在馬路上 ... 

這些同學雖然不希望我離職,但也都能理解並接受這個很實際的理由。

讓我覺得欣慰的是,這幾天下來,陸續有學生來告訴我說,我是多麼好的老師、他們多麼不希望我離開等等。說實話,我不覺得我自己有這麼好,但是,這些「甜言蜜語」聽起來還是很愉快!我不禁想,若非我要離職,即使得等到他們要畢業,我也未必聽得到這些話!


今天在課堂上,有幾個小男生圍在一桌,在我走過去分組輔導時,他們和我攀談了起來,當然又是從「甜言蜜語」和我的「油錢」開始:

其中一位問我:「老師,你為什麼不搬過來?」
我回答:我們曾試過來這裡買房子,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
他接著說:我們家有一個空房間,你來住我們家好了!

我說:可是,我還有太太跟小孩 ... ...

於是,他不得不放棄。
























熱門文章

劍道旅程:初段至五段半的「旅遊手冊」

2009年,懷卡托劍道協會升段審查 認識我的好友,大概都知道,在 1998 年時, Marleen 與我機緣湊巧移居紐西蘭的漢彌爾頓市(Hamilton),成了方圓百里之內,「唯二」會打劍的兩個人。隔年,因緣成熟,成立了 懷卡托劍道館 ,開始肩負起「 劍道指導者 」的重任。 自己打劍道,跟教別人打劍道,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記得在道館成立約半年左右, 徐恆雄教練率領了二十多位師兄弟,到紐西蘭來看我們 ,在教練返國之後約一年,換我回台灣。在前去拜訪教練的時候,教練問我的第一句就是:「說吧!你哪裡不會教?」 我不禁大笑出來,回答他:「 教練真是『內行人』! 」 在劍技的教學之外,如何幫學生通過升段考試(昇段審查)是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大家或許可以想見,當我們「從一二一二開始」教出來的學生,第一次升上初段時,我們心中的那份成就感,實在是相當美好。曾經,我記得每個升段的學生,也曾在雅虎奇摩部落格中寫下我們道館「 十七段 」的故事。 底下我希望分享的是這些年的教學經驗、參與紐西蘭劍道協會的昇段審查(從六級到四、五段)經驗,以及向幾位熟識的日本先生請益,而逐漸摸索出一套「說法」,主要是針對我們道館裡的初學者,幫助他們在劍道的旅途中,有個方向感,類似「旅遊手冊」或「觀光指引」的功能。 若在此分享之後,也對劍友有幫助,自然是功德無量! 簡單來說: 初學者在「級 Kyu」的階段 ,主要的學習目標是,在肢體上能夠做出「氣劍體一致」的正確打擊動作。具體來說,當元立(motodachi)提供打擊目標,初學者的打擊動作愈「協調」時,所獲得的級數便愈高。按這個標準而言,「一級」的初學者,就是可以做出氣劍體一致的人。 2016年懷卡托劍道協會昇段審查,初學組(三級以下) 升段考試的基本項目,由淺而深包括:中段構形、腳步、擺振(面、胴、手、上下擺振、斜擺振、快速擺振等),打擊的部分,在有元立的條件下,能夠打出基本的「五本招式」:面、手、胴、手-面與手- 胴。 以上這些也就是我們在新生班的教學重點。 2016年懷卡托劍道協會昇段審查,初學組(三級以上,含三級) * 「初段」的標準是,兩位「一級」的劍士,在為時約一至二分鐘的「地稽古」時間內,可以打出「有效打擊」。 與一級的差別是:「一級」時,是有元立會讓出...

憑空消失的日子:儒略曆 - 格里曆

頒行格里曆的1582 年十月:消失的十天 日不落國的 1752 年九月:消失的十一天 在我知道英文的名字大多是以「音譯」的方式進行之後,把「Mary」譯成「瑪麗」或「瑪莉」很容易理解,但是, 為什麼「John」會被譯成「約翰」呢? 今天,碰到一個更有趣的譯名:「Julian calendar」是「儒略曆」! 好奇之餘,上網搜尋了一下,意外地增廣了見聞:  由於「0.002%」的誤差: 儒略曆每年 365.25日 與 格里曆每年 365.2425 日。 在曆法的改革上, 每個國家、地區,因採行新曆的時間不同, 各自在月曆上「抹去」的日子,也從 10 到 13 天不等。 這樣「憑空消失」的日子,什麼時候會再來呢? 《科學發展,2015年4月,508期》 * * *  底下文字,節錄轉貼(並稍稍改寫)自維基百科: 儒略 (拉丁 文 : Gens Iulia  或  Iulii ),一譯 「 尤利烏斯」 ,是古 羅馬 的一个 貴 族氏族, 現今 也被用作該氏族成 員「 儒略・凱撒 」(或: 尤利烏斯・凱撒 )的代名 詞 。這個氏族成 員 在 羅馬 共和 國 早期享有尊 貴 地位,第一位成 為羅馬執政官 的是公元前 489 年的 Gaius Julius Iulus ,但最 為 人熟知的是儒略·凱撒 。 應該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現在通常將此人譯作 「 尤利烏斯·凱撒」 , 但在天文學上仍沿用「儒略曆」一詞,而不是「尤利烏斯曆」。 * * *  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是 格里曆 (Gregorian calendar) 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 儒略・凱撒 (Julius Caesar,後稱「凱撒大帝」) 採納埃及亞歷山大的希臘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 Sosigenes of Alexandria )計算的曆法,在公元前 45 年 1 月 1 日起執行,取代舊羅馬曆曆法的一種曆法。一年設 12 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 365 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  365.25  日。 由於累積誤差隨著時間越來越大, 1582 年後被...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文章日期:2007-09-25 23:21 劍道之美、始於著裝 ~ 延續「初任裁判」的心得分享。 在 Waikato 道館裡,除了安排有正式的護具穿戴教學之外,每一次戴上面部,開始對打之前,我們都會稍加檢視一下學生們穿戴護具的情形,幾個檢視的重點,供大家參考: 1. 水平的蝴蝶結 :道服上衣前端的蝴蝶結、胴部後方的蝴蝶結、面部的蝴蝶結,這三個節的園圈大小,與剩下的繩長,應該約略相等,而且需成水平方向。(當然還有大家已經熟知的面紐長度需短於40 公分。這是基於安全性的考量。) 繩結需成「水平」方向, 有一個科學的解釋 ,以及一個文化上的意義。科學解釋是,垂直方向的蝴蝶結,因為劍道練習過程中的移動,重力會輕扯那兩段直線的部份,使得蝴蝶繩較易鬆脫,因而影響練習的流暢與時間。 在文化意義上 ,據井上老師解釋,日本和服上的繩飾,生人的穿著是呈水平方向,而死後入殮時所穿著的和服繩結,則呈垂直狀。因而,在武士的著裝上,垂直方向的蝴蝶結,比較「不吉利」。 2. 背後的道服,是否「平整」 。穿道服與穿襯衫很像,在綁劍袴(hakama)之前,就應先把道服的前後部份拉平,再開始綁的動作。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穿劍袴時,應該先把左腳穿進去,再穿右腳?為什麼?理由是:習俗(convention)。當然,這點沒有硬性規性。不過,習慣上,先穿進的那隻腳,在脫劍袴時,則是比較後脫出來。 3. 頭巾穿戴後,應注意「收尾」。 在戴上頭巾、綁緊之後,如果還剩下一部份,在戴上面部之後,會多出一塊三角形的「尾巴」,這樣,在練習的過程中,便會飄來飄去,並不雅觀。 解決之道,是在綁完頭巾之後,把那塊多出來的三角形,再往內多折一折,如此,不僅不會有那條多餘的尾巴,而且,在頭頂的上方,也多墊了一層布,對「吸震」的效果,不無小補。 4. 面紐應該「平順」。 面紐在綁完之後,應該再用手指去檢查一下,面紐是否平順地貼在布糰上方。 若否,則應該稍加調整。 5. 手部(kote)的繩索 不應該過長而下垂。 6. 破損的護具應該盡快修理。 這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有安全性上的考量。  * 當然,我完全同意,這麼樣「龜毛」、「認真」地穿戴道服、護具,與比賽勝負不特別有關係。但是,放眼望去,一些比較資深,也打得比較好劍友,他們穿戴護...